|
供應(yīng)商信息
|
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”之一由元朝畫家平江常熟(今屬江蘇)人黃公望(與吳鎮(zhèn),王蒙,倪瓚并稱元季四大家)所作。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,全圖用墨淡雅,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(dāng),墨色濃淡干濕并用,極富于變化,原畫為縱33厘米,橫636.9厘米的長卷,整幅畫簡潔明快,虛實相生,具有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”之妙,集中顯示出黃公望的藝術(shù)特色和心靈境界,被后世譽為“畫中之蘭亭”。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,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,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,險在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,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。前段稱《剩山圖》(縱31.8厘米,橫51.4厘米),現(xiàn)藏浙江省博物館;后段較長稱《無用師卷》(縱33厘米,橫636.9厘米),現(xiàn)藏臺北故宮博物院。2010年溫家寶總理以畫喻國,以《富春山居圖》分藏兩岸為例,表達他希望兩岸合并的愿望。截止2011年這幅“第一神品”《富春山居圖》已經(jīng)分割了361年。2004年,經(jīng)國家郵政局批準(zhǔn),以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《剩山圖》(《富春山居圖》前半卷)為藍本的“富春山居圖”個性化郵票曾在富陽首發(fā)。而2010年發(fā)行的《富春山居圖》特種郵票以《富春山居圖》整幅畫卷為藍本,共6枚,全套面值9.30元,郵票規(guī)格為60×30毫米。